最近有個新聞,是關於一個神奇的國度——辛巴威的。辛巴威日前宣布本月15日起回收不再流通的辛巴威元,持有津元者可去銀行換取美元。這件事讓辛巴威又火了。根據官方給出的匯率,史上「零」最多的紙幣100萬億辛巴威元僅可兌換40美分,此外,對於2009年以前發行的津元,250萬億津元可兌換1美元。毫無疑問,這個國家被世人記住絕對是因為它的貨幣,以及它神奇的貨幣之下人們的「艱難」生活!
其實,辛巴威元自從2009年不再作為辛巴威法定貨幣後已經「死亡」,津央行這次不過讓這個垃圾貨幣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對津國經濟和百姓生活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津政府此前也已宣布,以美元、南非蘭特、波札那普拉、澳元、人民幣、日元以及印度盧比作為該國的法定貨幣。
100萬億津元能買什麼?
事實上,這個問題直到本週前還非常難回答。因為在超級通脹年代,匯率幾小時一變,如果100萬億津元早上可以買5個麵包,下午可能只能買2個了。
辛巴威在7年前遭遇的百分之5000億的惡性通貨膨脹,在辛巴威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商品的價格每天會上漲至少兩次。辛巴威居民不得不攜帶一塑料袋一塑料袋的辛巴威元來購買麵包牛奶這樣的日常生活用品。那個時候,就連沿街叫賣者都拒絕接收一張100萬億辛巴威元的紙幣。
2008年辛巴威儲備銀行印製的最後也是最高面額的貨幣,是100萬億辛巴威元,雖然聽起來面額大得可怕,但這些錢還不夠上一個週的班路上坐公交車花的。
現在的辛巴威元購買力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通過下面這些實際的例子就能更清楚地感受到:
據報導稱,當地的物價高的驚人。打車去商店5分鐘的車程要收7美元,到了商店裡,可樂要賣2美元,花生醬4美元,一桶900g的酸奶也要5美元。
當地購物網站www.magrosa.com銷售的商品中,有兩個香腸卷,其中每個的售價為5075後邊加13個零辛巴威元,相當於94便士(約合9.1元);
一罐牛肉汁售價是10745後邊加13個零辛巴威元,或大約2英鎊(約合19.3元);
潔廁劑要賣10255後邊加13個零辛巴威幣,相當於1.9英鎊(約合18.3元) ;
一副乳膠手套的價格是10745後邊加13個零辛巴威元,相當於2英鎊(約合19.3元)。
【小貼士:35後邊加15個零辛巴威元才能兌換1美元,只相當於英國的大約64便士(約合6.2元)】
辛巴威首都哈拉雷的一些居民表示,他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處理掉了手中持有的辛巴威貨幣。也有一些居民坦言,他們家中還有大堆大堆的辛巴威元,但並不打算響應政府的號召去兌換美元。
不過在eBay上,這種巨額鈔票反而非常值錢,比如有四張100萬億津元紙幣拍賣出了159美元,另外五張則賣了173.99美元,是官方兌換率的八九十倍。
全球最窮的國家窮得連本國貨幣都沒了
辛巴威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國家,1980年獨立時在南部非洲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不僅工業門類齊全,農業更是強項,一貫有非洲「麵包籃子」的美譽,來自辛巴威的糧食養活了非洲的饑民。那時,津元對美元匯率是1:1.47,比美元還值錢。
可是好景不長,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結構調整」計劃的實施、歐美髮展援助的縮水以及剛果(金)戰爭的拖累,辛巴威經濟一蹶不振。10年間經濟總量縮水一半,老百姓生活墜入水深火熱之中。2009年,津元的「休克式」退市造成城市工薪階層多年積蓄一夜打了水漂,農村人更是賺不到美元,有些地方甚至倒退至「以物換物」的前商品經濟時代。
極度的通貨膨脹讓辛巴威淪為世界最窮的國家,人均GDP僅0.1美元。之前它還位居世界最窮第十位,但是恐怖的通貨膨脹率讓這個國家的經濟垮掉了。通貨膨脹讓這個國家從2007年開始印了十個億美元的貨幣,但是這些錢僅僅夠買幾個雞蛋。
奇葩的是當辛巴威元變得一無是處,津國超市貨架上空空如也,百姓陷於飢荒,工業生產陷於停滯,公共運輸,公共電力中斷,津國經濟陷入崩潰境地之時,其股票市場卻在一段時間內異常繁榮。
在席捲全球的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裡,辛巴威股市的表現恐怕是一直獨秀和全球最佳。辛巴威工業指數在2007年前四個月裡漲幅達到595%,在之前的十二個月裡漲幅達到12,000%。到了2008年十月,工業指數一天內漲幅最高達到了257%,有些公司的股價短時間內漲幅超過了3500%。
在意識到紙幣貶值之後,津國股民瘋了般的把存款從銀行搬到股市,津國股市的漲幅遠遠超過同期通貨膨脹的漲幅。當整個國家搖搖欲墜,股民們卻笑逐顏開。
而更奇葩的是大額紙幣的由來,當年辛巴威央行之所以會設計出一張張大額紙幣,竟然是因為央行沒有錢來買紙印錢。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仔細一下就明白,央行印錢需要成本,當紙張、墨水和開動機器的成本大於紙幣本身的面值,就會出現越印錢越虧錢的局面,所以央行就會停止印錢。然而央行一旦停止印錢,會導致整個銀行系統缺錢,經濟陷於停止,政府財政出現問題,於是央行不得不增加紙幣面值,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面值100萬億的津幣就是這麼來的。
via
本篇文章摘取自網絡
FACEBOOK粉絲留言版